4LBaXfg2ROl fashion.huanqiu.comarticle对话演员于和伟“功课在戏外”/e3pn4vu2g/e3pn4vuih电视剧《我是刑警》“火”了,人民日报记者对话演员于和伟,请他聊聊饰演刑警秦川的台前幕后故事。记者:当初这部电视剧是怎么找到您的?于和伟:制片方找到我,说有这么一个剧本,名叫《我是刑警》。这个剧名我就很喜欢。后面了解到剧本是讲述一群刑警从事刑侦工作、有年代跨度的群像戏,对内容也很感兴趣。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群体。记者:您是从小就喜欢警察、想要当警察吗?于和伟:我小时候就想当警察,因为男孩子都有英雄梦,警察可以伸张正义。但一直也没有机会,后来辗转开始做了演员,觉得做演员也挺好的,可以演警察,可以演英雄,可以塑造各种人物。记者:您为《我是刑警》的创作做了哪些准备?于和伟:我之前演过一些警察角色,有一些积累。为了演好《我是刑警》,我还去采访了一些刑警,与他们聊天。他们是真正的老刑警,有的在刑侦领域工作很多年,有的甚至奉献了一生。我首先想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在所有的故事里面,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角色,都是在讲“人”。所以当我了解这个群体的特质之后,对创作就更自信了,做功课对我们塑造人物来说很关键。我经常会说,塑造人物和创作,它的功课在戏外。记者:和您聊天的这些刑警是什么样的人?于和伟:我觉得首先要让观众知道他们是普通人。这些刑警都是很真实的人,当你去接触时,会发现他们那么可爱。我觉得真实是有巨大力量的,真实会让人相信、引发共情。正因为这些刑警也是普通人,他们做出的那些事情才更伟大。记者:您和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刑警聊天,他们会主动谈及内心的脆弱和柔软吗?于和伟:不会。作为一个采访者,你要去观察、去发现,除了听他们说,还要看他们的反应。有一刻你会看到他的柔软,那就是最感动的。记者:这些刑警谈到过为何选择做刑警吗?于和伟:不管是什么原因,我觉得他们进到刑警这支队伍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责任感、荣誉感。当他穿上这身警服,有了“警察”这个称呼,他就有了责任,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本能。 剧中角色叶茂生牺牲,很多观众都说“他下线我怎么一点没有预料到”。警察的工作其实就是这样,他不知道那一刻会发生什么,但他还是义无反顾,这就是本能。还有老刑警胡兵,他已经调到交警队工作了,执勤时发现了通缉犯,他仍然选择冲上去,这也是责任和本能。记者:您这些年饰演的很多角色很受年轻人欢迎,也有一些网友剪辑您的视频“玩梗”,您好像对这些并不排斥。您是不是乐见通过这种方式和年轻网友多交流、做朋友?于和伟:我觉得和年轻人沟通是特别好的。新媒体就是一种新的沟通方式。难道不应该把有趣看得很重要吗?我的每一个角色,不管是什么角色,我都觉得要有趣。没有趣味,观众是没有兴趣看下去的,你也无法传达任何东西。所以首先要有趣,要真的松弛下来。其实面对这些新媒体“玩梗”,我也是很轻松的。记者:所以您和年轻人的沟通是很有方法和智慧的,您愿意用平等轻松、略带幽默的方式去沟通。于和伟:对。年轻人愿意“玩梗”,可以理解为他愿意跟我开玩笑。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了解到年轻人喜欢什么。只有了解这个,我们才可以去讲好故事。如果连他们喜欢听故事的方式都不懂,怎么能讲好故事呢?记者: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和之前的观众在对故事的偏好上有什么新的变化吗?于和伟:一直在变,而且我觉得是一定会变的。一代代观众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你不能一味地迎合,你必须了解、熟悉年轻人喜欢的沟通方式,然后再去表达你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核。自说自话地去分享,别人是听不懂的。(本报记者王嵘、杨翘楚参与采写)——对话演员于和伟1737597805492责编:陈晨人民日报173759780549211[]{"email":"chenchen1@huanqiu.com","name":"陈晨"}
电视剧《我是刑警》“火”了,人民日报记者对话演员于和伟,请他聊聊饰演刑警秦川的台前幕后故事。记者:当初这部电视剧是怎么找到您的?于和伟:制片方找到我,说有这么一个剧本,名叫《我是刑警》。这个剧名我就很喜欢。后面了解到剧本是讲述一群刑警从事刑侦工作、有年代跨度的群像戏,对内容也很感兴趣。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群体。记者:您是从小就喜欢警察、想要当警察吗?于和伟:我小时候就想当警察,因为男孩子都有英雄梦,警察可以伸张正义。但一直也没有机会,后来辗转开始做了演员,觉得做演员也挺好的,可以演警察,可以演英雄,可以塑造各种人物。记者:您为《我是刑警》的创作做了哪些准备?于和伟:我之前演过一些警察角色,有一些积累。为了演好《我是刑警》,我还去采访了一些刑警,与他们聊天。他们是真正的老刑警,有的在刑侦领域工作很多年,有的甚至奉献了一生。我首先想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在所有的故事里面,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角色,都是在讲“人”。所以当我了解这个群体的特质之后,对创作就更自信了,做功课对我们塑造人物来说很关键。我经常会说,塑造人物和创作,它的功课在戏外。记者:和您聊天的这些刑警是什么样的人?于和伟:我觉得首先要让观众知道他们是普通人。这些刑警都是很真实的人,当你去接触时,会发现他们那么可爱。我觉得真实是有巨大力量的,真实会让人相信、引发共情。正因为这些刑警也是普通人,他们做出的那些事情才更伟大。记者:您和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刑警聊天,他们会主动谈及内心的脆弱和柔软吗?于和伟:不会。作为一个采访者,你要去观察、去发现,除了听他们说,还要看他们的反应。有一刻你会看到他的柔软,那就是最感动的。记者:这些刑警谈到过为何选择做刑警吗?于和伟:不管是什么原因,我觉得他们进到刑警这支队伍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责任感、荣誉感。当他穿上这身警服,有了“警察”这个称呼,他就有了责任,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本能。 剧中角色叶茂生牺牲,很多观众都说“他下线我怎么一点没有预料到”。警察的工作其实就是这样,他不知道那一刻会发生什么,但他还是义无反顾,这就是本能。还有老刑警胡兵,他已经调到交警队工作了,执勤时发现了通缉犯,他仍然选择冲上去,这也是责任和本能。记者:您这些年饰演的很多角色很受年轻人欢迎,也有一些网友剪辑您的视频“玩梗”,您好像对这些并不排斥。您是不是乐见通过这种方式和年轻网友多交流、做朋友?于和伟:我觉得和年轻人沟通是特别好的。新媒体就是一种新的沟通方式。难道不应该把有趣看得很重要吗?我的每一个角色,不管是什么角色,我都觉得要有趣。没有趣味,观众是没有兴趣看下去的,你也无法传达任何东西。所以首先要有趣,要真的松弛下来。其实面对这些新媒体“玩梗”,我也是很轻松的。记者:所以您和年轻人的沟通是很有方法和智慧的,您愿意用平等轻松、略带幽默的方式去沟通。于和伟:对。年轻人愿意“玩梗”,可以理解为他愿意跟我开玩笑。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了解到年轻人喜欢什么。只有了解这个,我们才可以去讲好故事。如果连他们喜欢听故事的方式都不懂,怎么能讲好故事呢?记者: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和之前的观众在对故事的偏好上有什么新的变化吗?于和伟:一直在变,而且我觉得是一定会变的。一代代观众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你不能一味地迎合,你必须了解、熟悉年轻人喜欢的沟通方式,然后再去表达你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核。自说自话地去分享,别人是听不懂的。(本报记者王嵘、杨翘楚参与采写)——对话演员于和伟